带式输送机轴承座损坏的检查及综合诊断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过程,它涉及多个方面的分析和评估。以下是对此过程的详细探讨,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诊断框架。
目测法是最直接、最简单的判断方法。通过观察轴承座的外观,可以初步判断其磨损情况。
颜色变化:新的轴承座表面颜色通常较为鲜艳,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颜色会逐渐变暗,甚至出现褪色现象。虽然颜色变化不能直接反映磨损程度,但可以作为初步判断的参考。
裂纹与磨损坑:轴承座表面出现明显的裂纹、磨损坑或剥落现象,说明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磨损。这些缺陷会直接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
表面平整度:轴承座表面应平整光滑,无凹凸不平现象。如出现明显的凹凸不平,说明已经严重磨损,需要及时更换。
通过手指按压轴承座表面的橡胶包胶或涂层,观察其弹性变化,可以判断轴承座的耐磨程度。
弹性测试:用手指轻轻按压轴承座表面,感受其弹性。如果橡胶包胶已经硬化或失去弹性,说明其耐磨程度较差,需要更换。
变形恢复:按压后观察轴承座表面的变形恢复情况。如果变形无法完全恢复,说明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磨损,需要进一步检查。
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测量带式输送机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物料的摩擦系数,可以反映轴承座的磨损情况。
摩擦系数测量:通过专业的摩擦系数测量设备,测量轴承座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系数。当摩擦系数与标准值相差较大时,说明轴承座可能已经磨损。
物料适应性测试:对于不同类型的物料,轴承座的摩擦系数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摩擦系数测试时,应选择合适的物料进行测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利用超声波技术测试轴承座表面的橡胶包胶或涂层厚度和变形情况,可以精确判断轴承座的磨损程度。
厚度测量:通过超声波测厚仪测量轴承座表面橡胶包胶或涂层的厚度。如果厚度减小到一定程度,说明轴承座已经磨损严重。
变形测量:利用超声波技术还可以检测轴承座的变形情况。如果变形超出允许范围,说明轴承座已经受到严重损坏。
异常旋转音检测分析是采用听诊法对轴承座工作状态进行监测的分析方法。
工具选择:常用工具是木柄长螺钉旋具,也可以使用外径为20mm左右的硬塑料管。相对而言,使用电子听诊器进行监测更有利于提高监测的可靠性。
声音特征:
轴承座发出均匀而连续的“咝咝”声,可能与润滑不良或轴承间隙变小有关。
轴承座在连续的“哗哗”声中发出均匀的周期性“嗬罗”声,可能是由于滚动体和内外圈滚道出现伤痕、沟槽、锈蚀斑而引起的。
轴承座发出不规律、不均匀的“嚓嚓”声,可能是由于落入杂质引起的。
轴承座发出连续而不规则的“沙沙”声,可能与轴承座与轴的配合过松有关。
轴承座振动对轴承的损伤很敏感,例如剥落、压痕、锈蚀、裂纹、磨损等都会在振动测量中反映出来。
测量工具:采用特殊的轴承振动测量器(如频率分析器等)可测量出振动的大小,通过频率分布可推断出异常的具体情况。
判断标准:
绝对判定标准:用于判断实测振值是否超限的绝对量值。
相对判定标准:对轴承座的同一部位定期进行振动检测,并按时间先后进行比较,以无故障情况下的振值为标准,根据实测振值与该基准振值之比来进行诊断。
类比判定标准:把若干同一型号的轴承座在相同的条件下在同一部位进行振动检测,并将振值相互比较进行判断。
简易诊断法:
振幅值诊断法:通过将实测的振幅值与判定标准中给定的值进行比较来诊断。
概率密度诊断法:无故障轴承座振幅的概率密度曲线是典型的正态分布曲线,而一旦出现故障,则概率密度曲线可能出现偏斜或分散的现象。
峭度系数诊断法:无故障轴承座的峭度值约为3。随着故障的出现和发展,峭度值会发生变化。
波形因数诊断法:波形因数定义为峰值与均值之比。
波峰因数诊断法:波峰因数定义为峰值与均方根值之比。该值用于滚动轴承简易诊断的优点在于它不受轴承尺寸、转速及载荷的影响。
精密诊断法:
低频信号分析法:对频率低于8kHz的振动进行分析,以找到信号的特征频率。
中、高频信号解调分析法:对中频(820kHz)和高频(2080kHz)信号进行解调和分析,以找出信号的特征频率。
温度检测法主要是利用温度传感器对轴承座或箱体处的温度进行监测,通过分析温度数据来判断轴承座的运行状态。
温度传感器选择: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热电阻、红外测温仪等。在选择时,需要考虑传感器的精度、响应时间、测量范围以及与被测物体的兼容性等因素。
安装位置:传感器应安装在轴承座或箱体上,靠近轴承的位置,以确保能够准确测量到轴承座的实际温度。
报警阈值设置:根据轴承座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设备的工作环境以及轴承座的故障历史等因素来确定报警阈值。当温度超过报警阈值时,系统应自动发出报警信号。
数据采集与分析:通过监测系统实时采集轴承座温度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分析。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趋势分析、历史数据对比、故障模式识别等。
润滑剂分析法是利用铁谱分析技术来鉴定和预测滚动疲劳的一种方法。通过分析润滑剂中的金属颗粒和碎屑等杂质,可以判断轴承座的磨损情况。
负载分析:根据输送机的设计参数和实际运行情况,合理调整负载大小,避免过载导致的轴承座损坏。
振动分析:定期监测轴承座的振动情况,分析振动强度和频率的变化。如果发现异常振动,应及时停机检查,排除故障。
轴承质量检查:在购买轴承座时,应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和品牌,确保轴承座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同时,在使用前对轴承座进行必要的检查,确保其外观、尺寸和性能符合要求。
故障分析:当轴承座出现故障时,应进行详细的故障分析,找出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常见的故障原因包括疲劳剥落、胶合、断裂等。
系统设计与优化:在设计和选择轴承座时,应考虑其耐磨性和适应性,选择高质量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同时,还可以通过优化设计来提高整个输送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智能监测:引入智能监测技术,实时监测轴承座的运行状态和数据。通过数据分析算法,提前预警潜在的故障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以下是两个应用上述方法进行轴承座损坏诊断的案例:
案例一:某矿山使用的带式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发现轴承座处温度异常升高。通过温度监测系统采集的数据分析,发现轴承座温度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并超过报警阈值。操作人员立即停机检查,发现轴承座内圈出现严重磨损。经过更换新轴承座后,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案例二:某工厂使用的带式输送机在长时间运行后,操作人员发现轴承座处温度持续偏高。通过温度监测系统采集的数据分析,发现轴承座温度虽然未超过报警阈值,但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操作人员对轴承座进行润滑处理后,温度逐渐恢复正常。经检查发现,轴承座润滑不良是导致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
带式输送机轴承座损坏的检查及综合诊断涉及多个方面的分析和评估。通过综合运用目测法、弹性测试法、摩擦系数测试法、超声波检测法、异常旋转音分析诊断、振动信号分析诊断、温度分析诊断以及润滑剂分析诊断等多种方法,可以准确判断轴承座的磨损程度和损坏原因。同时,结合轴承座的安装与维护、工作环境分析、负载与振动分析、轴承座质量分析以及系统设计与优化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可以确保轴承座的正常运行和整个输送系统的稳定性。未来,随着智能监测技术和数据分析算法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期待更加精准、高效的轴承座损坏判断和运行状态监测方法,为带式输送机的维护和管理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